針對“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不端”一事,11月19日,天津大學在其官網發布通報稱,收到有關張裕卿的實名舉報后,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并愿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澎湃新聞獲得的一份實名舉報材料顯示,原天津大學化工專業一名碩士研究生實名舉報該校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舉報后者在2011年到2020年間,所做的實驗、發表的論文多次造假,并多次幫助其女兒發表論文等。 在舉報材料中,舉報人舉例稱,在天津市某項科研項目的中期考核時,張裕卿“不僅使用造假的實驗記錄,造假的實驗數據,還用和這個項目無關的文章來騙考核人”“張裕卿當著我們學生的面拿出一大瓶購買的二氧化硅粒子說是我們自己合成的多功能新型粒子,指著我們實驗室十幾年前的大的不銹鋼裝置說就是用這個給他們做的鑄膜液。” 此外,舉報材料中還列舉了張裕卿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實驗成果、論文內容,稍作修改,署上其女兒的名字發表出來,甚至在其女兒還上高中時,以“女兒參與修改了論文”為由,在其研究生的論文中署上其女兒的名字。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 圖: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網站)(責任編輯: 龍景) |